高水平专业群的适应性发展,关键还是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能够依据区域经济结构需求和技术发展变革趋势,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各种技术调整和更新。首先,从产业层面和技术层面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优化思路:一是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明晰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通过对接区域重点数字化转型企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核心技能,设置相应的课程,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的有效融通。产业层面和技术层面是高水平专业群适应性发展的坚实基础。其次,从制度层面和体系层面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优化思路:一是提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灵活性和弹性,提升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效率;二是突破专业群建设边界,构建职业岗位联通、教育资源共享的基于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全面、有序、系统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度层面和体系层面是高水平专业群适应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合理规划高水平专业群布局,适应区域数字产业链分布
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其产业数字化发展布局和产业技术发展所处阶段各有不同,各个产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高水平专业群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尽最大可能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这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群的布点要尽可能适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是专业群的发展理念、指导思路等要符合区域经济的技术发展水平。
专业群在各个区域的布点要匹配区域产业结构,这是前提,也是基础。不同区域经济前期发展比较优势各不相同,专业群布点与产业结构吻合能够保障专业群培养的人才满足产业发展,实现区域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源支撑。另外,不同产业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那么在专业群申报立项时,就需要深入调研和分析该区域内这一数字化产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属于成长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同一产业内各个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如何,是有明显的领先和跟随企业,还是彼此都处于同等地位并行的模式,这样能够直接决定专业群的岗位面向问题,也能够为后续区域多方主体共建专业群奠定现实基础。
高水平专业群筹建时还应与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一致,促进高水平专业群适应、引领和赋能实体经济螺旋上升式关系的实现。如原有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接区域内“智能制造”产业,了解该产业现有的主要发展模式、智能制造的技术水平、人机交互式的工作流程,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即“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不仅仅培养懂技术、会应用的技术技能人才,还应注重培养学习并使用智能化设备的能力、敏捷反应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灵活的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从而满足智能制造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技术和高端人力资源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相匹配,逐步提升制造类高水平专业群对接的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的精准度,是高水平专业群适应性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起点。
二、围绕岗位技能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工作流程构建课程体系
基于企业深度调研进行行业分析与岗位分析,围绕岗位技能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确定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并将其与数字化转型需求相匹配,形成连贯整体的人才培养流程。如前期调研所关注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样,由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工作场景、工作流程发生变化,智能化设备大量投入,传统产业工人参与的工作环节出现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并且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也将大幅度提高,传统以知识传输和技能传授为主的课程体系可能不适应数字化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世界经济论坛于2020年10月发布的《未来的工作》提到,“目前在职劳动者所掌握的核心技能将有44%在未来5年内发生更替和变化,到2025年将有超过一半的劳动者需要接受再培训才能适应新的岗位需求。”因此,在高水平专业群的前期建设过程中,实现课程体系及早对接岗位就业技能,就变得尤为重要。
正是因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岗位工作技能的复合性和多维性增强,岗位核心工作技能更新迭代速率也大幅度提高,根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就尤为重要。通过前期专业群对接产业链,逐步构建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以正式工作任务或企业智能化生产为载体,将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与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并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围绕实现职业训练的完整性来设计和完善课程体系。同时,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产业场景、生产流程、岗位职业技术标准融合为以学生技能习得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根据数字化生产情境分拆教学情境,提炼教学项目,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理顺教学课程体系逻辑关系与工作流程之间的承接关系,从而帮助高水平专业群的学生在校学习时获得胜任所对接产业岗位群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
这一课程体系不仅仅包含由职业院校主导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结构框架,还包括由企业、行业协会、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人力资源部门主导和参与的各类职前培训课程体系和职后培训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都与实体经济数字化变革紧密相关,不仅包括各类线下课程,也包含丰富的各类线上课程资源,涵盖机械、电子、自动化、IT、系统工程及管理等跨学科综合课程,涉及各类硬件技能的学习和软性技能的培养。各个主体应根据产业变革趋势及岗位技能变化,对学校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补充,构建全媒体可逐步拓展的良性学习生态,为产业工人形成完备的岗位技能提供多维、系统、科学、跨越式的全方位课程体系。
三、树立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同频共振理念,推动专业群弹性建设模式
由于许多工作岗位在数字化变革当中呈现出典型的“机器换人”趋势,大量重复性的体力工作将由机器替代,产业工人将更频繁地参与智能化机械设备的维护、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开创性脑力工作。那么,构成专业群的各个专业是以“技术共通”“市场共融”,还是以“学科基础相通”为组群逻辑呢?无论以何种逻辑组群,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业群各专业之间的空间结构特征务必要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对构成各专业群的专业进行优胜劣汰和自然筛选,符合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岗位需求的专业可以进行升级和增强,而已经显著落后于产业发展的传统专业可以退出和转型,专业群当中缺乏的专业模块,则可以从其他新增专业当中吸纳和融合,从而不断提升专业群与产业群的适应性。
从专业群的管理制度来看,现阶段各个专业群在设立之后,即按照专业群建设任务书按部就班地完成各类任务与各项指标,而对于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组群基础并未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严谨的考证。特别是数字化转型对传统产业及岗位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不采用较为灵活弹性的建设模式,而按照传统固化的模式与理念,则专业群与产业群、人才链、创新链之间较难融合在一个整体适应性框架之下,对于专业群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除了专业群内部组成专业之间的调增、调减和升级之外,根据专业群的组群基础,对于有利于专业群发展的管理制度可以由政府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行业协会、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及职业院校经过充分论证之后,以学生技能习得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采纳和吸收;对于制约专业群长远发展的各项制度要求同样经过审核和考证之后,可以及时摒弃,从而不断提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适应产业经济数字化变革的效率。
此外,在高水平专业群内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否“以群建院”,专业群作为基本的育人单元,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科研规划、人才引进等涉及专业群长远发展的各项管理自主权。对于涉及专业群发展的重大事项,应具备一定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即专业群的“群主”及各专业负责人逐步实现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对于产业经济发生的数字化转型等重大事项变动,能够及时决策、及时商议并及时跟进,而不是按照传统科层管理体系逐层上报,经过较长时间的反馈和审批才能落地。当然,这对专业群整体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模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较长时间的校验和调整。
四、扩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边界,构建政校行企多方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高水平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将行业企业真实生产中典型岗位的特征落实到模块化课程设计与项目式教学过程当中,还需探索现阶段产教融合深度协同育人模式,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当中寻找深度合作契机。在这一过程中,仅仅依靠某一学校的专业群负责人来构建这一融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的系统性学习框架,难度相对较大。正是由于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具有区域共通性,未来专业群的建设将逐步突破政校行企之间的壁垒,更加依赖区域内政府主管部门、各个企业主体、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职业院校等共同构建协同育人的闭环管理模式,在区域内形成集聚效应和服务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为未来的产业工人实现人力资本增值。
与此同时,专业群的建设也将根据产业及行业形态进行有针对性的适配,即某一个专业群和区域内同一类专业群,可以根据产业链中各个企业的组合形态,来适当安排区域内各专业群的组合模式,不同学校的同一类专业群可以进行生产链条上下游的组合,也可以按照面向共通的技术基础及市场份额来并列组合。各个专业群在区域内围绕某一类产业链形成良性互补关系,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按照各自的侧重点(如智能制造的上游元部件制造环节、智能制造的下游跨境电商营销环节等),根据各自专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做强优势和特色专业,避免恶性竞争,进一步形成区域合作共建专业群的良好生态,从而助力区域内专业群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赋能产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有赖于企业与职业学院多向合作、经济部门与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劳动力需求市场与职业教育供给契合。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要制定适应区域经济结构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对接岗位流程的复合性课程体系与专业群自身的弹性灵活的建设模式,不断突破专业群建设壁垒,实现区域内政校行企深度协同育人,推动职业教育适应性水平迅速提升,使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在数字化冲击下仍能稳步提高,为产业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撑与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作者:徐兰/麦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副教授,节选自《成人教育》202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