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历经百年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国外先进经验借鉴与本土化创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呈现出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建设模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持续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对近十年CNKI有关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文献进行检索和权重排序,排名前四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模式有:协同式发展模式、多元化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式模式、集团化发展模式。
一、协同式发展模式
所谓协同发展原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理论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践中被运用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协同发展模式。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协同式发展模式,是指职业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学校为个体或以学院为个体或以某一专业为个体与区域经济、政府、行业企业相互协作完成专业高质量建设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共赢局面,主要包括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产业协同发展、与企业协同发展、“校政行企”协同发展四种形式。
“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式的代表性学校有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其中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视域出发,致力于金华地区培养高质量电子商务人才,从专业建设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开发等维度切入,全面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与区域经济有效协同发展为目标,精准对接吉林市十大功能区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专业体系重建、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过程改革三条路径,实现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从系统视角出发,将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视为两个不断融合的子系统,从二者协同基础、协同途径、协同保障三个层面出发实现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协同。
“与产业协同发展”形式的代表性学校有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始终围绕首都信息类产业发展变化,通过对信息类产业政策的追踪研究和企业的跟进走访,进行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动态预测,以此为据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则通过校企资源互通、企业参与实训改革、设置特色岗位课程等方式实现专业建设与鞋类产业的协同发展。
“与企业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市场营销专业针对专业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校企合作深度和持久度不足、企业背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缺位、实训软硬件环境有待改良等问题,协同企业建设“三维一体”实训教学体系、开发校企合作实训课程、推进横向课题研究,成功塑造了专业特色和专业实力。
“校政行企”协同发展形式的代表性学校有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其中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以学校为主体,基于协同育人平台、职教联盟的构建,引入政府、行业、企业深入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支持的优势作用,从而实现了“校政行企”协同发展、多方互动的专业建设格局;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娄底作为全国主要产煤区的区域特色,正视娄底煤炭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现实,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主体,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支持、企业参与、学院承办、市场化运作”的多元联动建设资源类专业群,彻底扭转了专业发展困境。
二、多元化发展模式
所谓多元化发展一是指由单一向多样发展,由统一向分散变化;二指多样的,不是集中统一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多元化发展模式是指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部分主体参与度不高、教育目标异化、教学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引入多元化发展理念,通过多元化参与主体、多元化教学资源、多元化合作形式、多元化发展路径、多元化保障机制等措施,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现实中,专业建设多元化发展模式被多所职业教育院校推崇,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性经验,典型代表性学校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实践成果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打造了多元主体联动机制,形成了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专业建设共同体;二是建成了多元功能的技能提升基地(机构),包括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重点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三是设立了多元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包括二十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站、一个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市级劳模(技师)工作站。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多元化发展模式突出成就体现在创新构建了多元主体投入机制,破解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难题,基于多元主体投入机制,成功运行了混合所有制专业建设治理体制,实现了实训基地经济效益与办学的共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针对产教融合措施缺乏、行业企业参与缺位、校企协同育人持续性不足等现实困境,根据不同专业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五进阶”“三统三带”“三对接一融合”等多元化专业建设模式,并取得显著效果。
三、校企合作式模式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为追求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时效性,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高质量人才。校企合作具有“四重视”特征:一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重视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三是重视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四是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共赢结果。当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式模式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学校引进企业模式”,该模式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第二种是“工学交替模式”,该模式下学生工读轮换,到企业进行提升训练,在学校学习系统课程,解决学习与劳动“失联”问题;第三种是“校企互动模式”,该模式下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第四种是“订单式合作模式”,该模式下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拔,专业教学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决策与完成,实现“招生与招工、教学与生产”双同步,解决企业招工和学生毕业的错位难题。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模式运行较成功的代表性学校有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和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以校企合作引领专业发展,与国内最大的烘焙食品生产企业——北京好利来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校企烘焙技术培训中心,率先进行烘焙食品现代学徒制试点,并于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6年校企合作共同成立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好利来烘焙学院,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建设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与佳时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交院佳时特数控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发挥了两大功能:一是校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功能,生产车间直接建于校园内,学生在学校即可直接获得职业技能训练;二是校内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能力功能,生产基地对外承接业务,承接企业的生产订单,学生的实训过程与工作过程完全融为一体;该校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的运用,使其成为国内兄弟院校建设和运行校内生产基地的成功样板。
四、集团化发展模式
所谓集团化原指把若干单体的组织或个体集而“团”之,发挥“团”的优势。20世纪90年代,“集团化”被引入职业教育领域,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重要发展模式;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治理能力,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健全政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载体;是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同步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由此,衍生出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集团化发展模式”顺利登场,并成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诸多院校青睐的模式之一。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集团化发展模式”运行较成功的代表性学校有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化工学院精准对接天津海洋化工发展人才需求,联合多家企业以“众筹”方式成立天津渤海化工职业教育集团,通过“集团化发展模式”的运行,有效解决了阻碍专业发展的两大难题:一是学历“断层”问题,实现了海洋化工行业从中专到本科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二是校企“断域”问题,打破了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界域,有效统筹了校企双方的教育和培训资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运用“集团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功探索出一条特色化专业建设之路,其成功关键在于三个职教集团化关键层的对标构建:一是构建核心层,助力开展多元合作;二是构建紧密层,助力吸纳社会资源;三是构建松散层,助力教育资源与生产资源互相转化;由此,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一体——贴近区域——多元发展”的专业发展格局。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对“集团化发展模式”办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三大显著成效:一是通过集团化工作机制,有效地协调了校企合作关系和中职教育合作关系;二是发挥集团化平台优势,联合行业中的强劲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打造了校企深度合作、优势资源共享、产教协同发展的专业发展格局;三是依托集团化人才资源,整合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教师骨干共同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高效推动了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
作者:安冬平/许志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节选自《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