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和企业应充分认识现场工程师的人才价值、职业教育改革价值和学生成长价值,加强沟通,确定岗位需求,联合申报,联合招生,联合开发教育资源,联合培养,联合管理,健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赋能现场工程师人才快速成长的培养生态圈。
一、组建现场工程师学院,完善校企“双主体”管理体制
1.校企联合组建现场工程师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是培养现场工程师的管理部门。现场工程师学院应成为职业院校常设的管理部门,一般由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成立。现场工程师学院的主要职责为:牵头申报国家级或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负责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负责组建校企合作专家委员会;负责建设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资源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负责制订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方案,实施校企联合招生;负责学徒培养管理,统筹在职员工培训等。由于学校类型、规模、层次等方面的差异,现场工程师学院的组建可以采取二级学院类型、独立学院类型和管理机构类型等不同结构形式,可以实行“一套人马”,一个、两个和多个“牌子”,但是其在人才培养和管理中的主导、组织、协调和评估等职责不能缺失。
2.完善校企“双主体”管理体制。现场工程师学院应实行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校企应有效协同、联动和同频共振,才能发挥最大体制效能。界定校企的职能分工,细化主体责任,避免出现扯皮、推诿、争权争利等现象。第一,学校内部教学学院和职能管理部门应加强配合,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形成学校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学校现场工程师教育格局。第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应加强协调,履行合作育人职能,形成支持、参与职业教育的友好氛围。第三,校企之间应建立协同沟通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学徒制管理,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协同做好规划设计、项目实施、资源开发、教学改革、人才管理等现场工程师培养工作。
二、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力度,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力度。只有推动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目标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建设资金供给力度,保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学校应统筹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新建和改造智慧教室、一体化教室、虚拟现实教学用房,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短板,夯实实践教学条件。企业应参与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和实践教学场地,设立实习岗位和实践教学岗位,为师生实践活动提供良好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校企应联合推动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确定专业类别、种类和数量,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更好地对接产业世界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要求”。同时,校企应联合建设课程和教材以及配套的数字资源。
2.打造基于共建共享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师岗前培训,健全在职教师研修机制,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或技术攻关,引导教师对企业进行技术帮扶,从而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企业应选派行业企业领军人才、能工巧匠、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参加学徒培养、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开展教学研究,从而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校企双方应加强“双师”教师的聘任、使用与考核,实行多岗多责、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制定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从而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
1.优化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应加强现场工程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了解现场工程师的内涵、素质结构和人才成长规律,增强对现场工程师培养性质、目标、内容、模式和机制的科学认知,实现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制订的科学化。一方面,基于工程类“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的迫切需求,职业院校应把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对现场工程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细化为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强调生产一线研发、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的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根据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实际,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工作过程和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培养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靶向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前沿和人才需求情况,应积极参与现场工程师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制订,从而确保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满足行业企业需求。
2.重构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应围绕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工匠精神、实践技能和创新力而开设,课程内容要宽度适宜、深度合理、重点突出。第一,公共基础课按学科门类设置,课程目标应为夯实学生的素质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初步树立工程与技术应用意识。第二,专业基础课分专业性质设置,课程目标应为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匠精神,学生掌握初步的工程技术理论、发展初步的工程技术能力。第三,专业核心课依据企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目标应为学生理解工程技术理论,强化学生工程技能训练,学生掌握工程实践的科学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工程能力。第四,专业选修课依据学生兴趣和工程技术发展动态设置,课程目标应为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与先进的研究方法,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改进教学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只有在企业现场,学生才能体验真场景和真任务,发现和分析真问题,形成真技能,获得真成长。第一,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工厂搬进课堂,把车间搬进课堂,将工程实际问题和案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培养学生面向工程、面向现场的思维方式。第二,职业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统筹安排好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第三,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应创设真实的工程背景,发挥校企双导师团队的指导作用,实施生产、学习、研究与管理一体化的训练模式,使学生接触和体验各种工程现场情景和氛围,从而保障工程训练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第四,为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的实验室、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均应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工程设计、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等活动。
2.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根据岗位需求设立一定数量的现场工程师学徒岗位,明确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学生跟随企业师傅进行长时间的岗位见习、顶岗实习和工程实践,学到生产技术,学成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这样,学生拜师学习的积极性高,企业师傅带徒弟的积极性也高,企业深度介入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得以落实。一方面,学校、企业和学生应签学徒培养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责任,明确学徒的企业职工或见习职工身份并享受相关待遇。学徒既是学生,也是职工,不仅有要求企业供“学东西、长本事”实践机会的权利,而且有要求获得工资收入的权利。企业既应重视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忌“‘以工代学’,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校企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配备校企双导师,实施工学交替、育训并举的学徒培养培训模式,开展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的实践教学。
五、推进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实施学徒的动态择优增补
1.推进职业教育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为了培养高素质现场工程师,应完善“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一方面,选拔方式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应实现多元化的考试录取方式。校企联合招生,可以采取普通高招、对口招生、专升本、高职高专单招等形式选拔学生,也可以在符合相关招生政策的前提下从在校生中进行选拔。另一方面,在选拔过程中,不同专业会对学生有不同要求,然而都应重点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更应坚持对具有现场工程师潜在素质的学生的选拔,重点考查学生的职业品质、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2.实施学徒的动态择优增补。。一方面,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于专业认同度低、自愿放弃现场工程师培养的个别学生可以分流到非现场工程师培养类型专业,对于有发展潜质、愿意接受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申请与考核程序允许其转入,从而实现学徒的动态择优增补。校企应联合制订学徒制考核评价方案,开展职业能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入职企业定岗定级定薪的参考。另一方面,“严出”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质量标和要求严把“出口关”,确保学生具备现场工程师合格的素质、技能和能力。
六、加强经费保障,强化监督指导
1.加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经费保障。一方面,教育部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进一步明确财政支持政策,对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对积极性高、行为规范、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力大的合作企业予以表彰,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现场工程师培养经费应专款专用,对项目企业进行补贴,对项目学校给予支持,对项目内学生给予奖学金奖励。国家和省级政府应将职业院校参与现场工程师培训情况作为遴选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群的重要参考,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
2.强化监督指导。一方面,省级政府、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工程管理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现场工程师培养的跟踪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纠偏。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和企业应扎实做好项目申请、组织建设、实施运行、经验总结等工作,完善现场工程师培养培训机制,确保取得实效。同时,专家委员会应分专业、分区域、分层次设立,并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撰、教学计划实施、学徒制管理等环节的指导与评价。
作者:曹留成,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3年第3期